秋日铸魂:青春在磨砺中闪耀
发文时间:2025-09-25
撰稿人:文/卿丽群 图/唐文文 孙轩 张长越 一审/刘良平 二审/江献书 三审/卢明
九月的湖南,阳光炽烈,热浪滚滚。田径场上,一片迷彩绿像潮水铺开来,哨声乍响,青春被瞬间拧紧发条,活力满溢。没有滤镜,亦无慢镜头——汗水顺着下巴滴在地上,抬腿、摆臂、转体,一遍接一遍,直到肌肉记住节奏。有人晒到发晕,有人咬牙撑到最后一秒,也有人趁休息悄悄给同桌灌满水壶,把“战友情”写进最普通的日常。这是他们的大学第一课,也是第一次,把“信院”两个字刻进自己的骨头里。

站军姿
方阵训练从站军姿开始。烈日下,汗水顺着下巴滴到鞋面,人却像钉子一样钉在操场,纹丝不动。稍息、立正、跨立,千百次重复,把松散的个人磨成同一把尺子。最难的是正步。步幅和步速都有严格要求。脚尖压线,膝盖绷直,一步踏下去,腿像灌了铅,仍要砸出统一的声响。
身体最先抗议。小腿肿得发亮,大腿一按一个坑;夜里翻身,腹肌像被撕开,仍要早起集合,可没人喊退。南方九月的太阳把操场烤成蒸笼,鞋底软得粘地,汗碱在迷彩上画出一道道云。大家笑称“天然桑拿”,却把口号喊得更响——声音不齐,就再来一遍;步幅乱掉,就从头再走。

跨立训练
教官是军训团的学长学姐,他们很少说话,示范时背影笔直,纠错时指尖轻压膝盖,一句“再坚持十秒”比任何鸡汤都管用。休息间隙,他们掏出发黄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去年他们学长学姐留下的口诀:“正步不是踢,是‘送’;膝盖不是抬,是‘绷’;排面不是看旁边,是‘用余光画直线’。”

晚训
迷彩早晚会褪色,可这段日子不会:有人伸手扶一把,有人并肩冲一圈,汗水一浇,青春就亮了。他们还谈不上战士,却先学会了死磕、守护和把后背交给队友。信院——他们把这俩字写进大学首页,用的是最土的坚持、最热的汗水和最硬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