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电气信息工程产品、电气信息工程装置和电气信息工程系统设计、制造、测试、安装调试、施工、运行维护以及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电气信息类创新型工程师。
1.人才培养定位
在电气信息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树立“大工程”教育理念,确立工程创新的人才培养新观念,明确电气信息类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以能力为主线,立足电气信息行业,依托电气信息工程创新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电气信息类工程创新人才。
2.培养模式
电气信息类工程创新训练中心采用辅助教学培养模式,把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分为专业学习和创新训练中心辅助培训两个培养阶段。实施“4专业+3辅助训练”培养模式,即学生4年在校学习期间,利用其中3年在创新训练中心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
3.技能训练与项目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案
创新训练中心主要采取“技能培训”和“项目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针对电气信息类企业生产环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技能培训,完成电子基本技能、科技创新思维与技巧、电气基本技能、电路综合设计、电子系统综合设计、电气信息产品技术服务等6个方面专业知识能力的训练。同时以项目贯穿于2年的创新训练中,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接受电气信息类产品、电气信息类装置设计、电气信息类系统设计及工艺编制等方面的项目设计初步能力训练,获得初步的工程项目实现能力。并以项目研究为引导,使学生在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与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4.科学、严密的创新培训阶段考核与管理办法
电气信息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在科学合理制定考核与管理办法的同时,按照工程创新人才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确保学习培训质量。
(一)技术知识与知识应用能力
1.基础科学知识
1.1数学知识
具有从事电气信息工程创新技术工作所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及积分变换的理论知识。具备应用数学知识进行电路及其元器件分析计算、建模与设计的初步能力。
1.2物理知识
具有从事电气信息类工程创新技术工作所必备的物理知识。掌握电学、磁学、力学、热学等理论知识与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具备电气信息类设备中电磁场分析及力(包括电动力)、导体发热分析计算的初步能力。
1.3计算机应用知识
(1)掌握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具有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
(2)具有运用常用的电气CAD、Protel和Matlab软件分析和解决电气信息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1.4科技创新知识
了解科技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培养过程与特点。具有从事科技创新必备的科技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精神。
1.5电气信息学科相关联的其它科学知识
掌握一定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法律基础知识;了解与电气信息学科相关联的其它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知识体系;具有良好的人文、文化艺术素养;对电气信息工程创新与人文、社会、自然和其它学科的关系有一定认识。
2.核心工程基础知识
2.1工程制图
(1)掌握工程制图标准和一般机械工程图样表示方法;
(2)掌握电气信息工程制图方法,熟悉电气信息工程制图标准。
2.2机械工程基础知识
(1)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熟悉常见机械机构的原理;
(2)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掌握常见工程材料的种类、性能,能够针对零、部件使用要求合理选材;
(4)了解常用的热处理技术。
2.3 电路与电磁场
(1)掌握电路元件的原理与特性和交直流电路、不对称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
(2)掌握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熟悉各种基本电子电路的原理和分析方法,能初步运用EDA工具进行电子电路设计;
(3)掌握工程电磁场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工程电磁场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电气设备中的电磁现象和过程,了解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知识;
(4)掌握各种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使用方法和各种电工电子基本电路测试方法。
2.4自动化技术
(1)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理解常用工业应用控制电路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具有控制系统时域和频域分析、校正和建模仿真的能力;
(2)掌握微处理器应用技术及基于微处理器的电气检测与控制的软硬件设计方法;
(3)掌握PLC应用技术,具有用PLC进行电气控制的初步设计能力;
(4)掌握单片机应用技术,具有用单片机进行信息处理与控制的初步设计能力;
(5)掌握DSP应用技术,具有用DSP进行信息处理与控制的初步设计能力;
(6)掌握ARM应用技术,具有用ARM进行信息处理的初步设计能力.
2.5电气信息类设备基础理论知识
(1)掌握电力变压器、直流电机、感应电机、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分析计算方法以及电机的起动、调速、制动的原理和基本电路;
(2)掌握开关电器的电弧及其熄灭原理、导体电动力与发热计算、电接触理论及电磁系统计算方法;掌握典型电器结构与原理。
(3)掌握电气绝缘基本知识和绝缘测试的一般方法,具有绝缘材料选用、绝缘结构设计的初步能力。
(4)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原理、基本应用电路、分析方法与设计方法;
(5)掌握常用信息处理设备的基本原理、基本应用电路、分析方法与设计方法;
3高级工程基础知识
按电气信息类工程创新的方向不同,具备以下之一:
3.1电气传动控制系统设计
(1) 掌握电机传动与控制的一般原理与方法,并具备初步的控制系统设计能力;
(2) 熟悉新型电气传动装置的基本结构、原理和控制方法,并具备初步的分析和设计能力。
3.2 新能源开发与应用
(1) 掌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原理与方法,并具备初步的新能源开发系统设计能力;
(2) 熟悉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装置的基本结构、原理和控制方法,并具备初步的分析和设计能力。
3.3电力系统与供配电
(1)掌握电力系统分析基本方法,;
(2)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综合自动化的原理与方法;
(3)具有电力系统运行维护的能力;
(4)掌握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具有变电站、电力用户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
3.3智能仪器仪表
(1) 掌握智能仪器仪表的结构、原理与设计计算方法,具备初步的设计能力;
(2)掌握电器智能化的原理与设计实现方法,具备初步的智能电器开发设计能力。
3.4 电子信息系统
(1) 掌握电子信息系统的结构、原理与设计计算方法,具备初步的设计能力;
(2) 掌握信息智能化系统的原理与设计实现方法,具备初步的信息智能化系统开发设计能力。
3.5 通信系统
(1) 掌握通信系统的结构、原理与设计计算方法,具备初步的设计能力;
(2) 掌握通信系统的原理与设计实现方法,具备初步的通信系统开发设计能力。
3.6 工程控制装置
(1) 掌握工程控制理论与方法,具备工程控制算法的研究能力与控制软件的开发能力;
(2) 掌握工程控制装置的结构、原理与工程设计方法,具备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与研究能力。
1.现场工作能力
1.1工艺编制与工艺管理能力
熟悉电气信息类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具有较强的工艺设计、工艺文件编制和工艺管理的能力。
1.2测试与试验能力
(1)熟悉电气信息类产品试验的内容与方法,具有较强的测试与试验能力,并能根据测试结果判断电气信息类设备的性能。
(2)熟悉电气信息类产品的试验程序与方法。
1.3安装调试能力
(1)熟悉电气信息系统的安装规范及规程,具备电气信息类系统的现场安装与调试的能力。
(2)熟悉电气信息系统的调试步骤与方法,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在现场解决一般性技术问题。
1.4运行维护能力
(1)熟悉电气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方法、运行规程和定期检修、定期试验的内容,并具备制定相应运行规程的能力;
(2)熟悉电气信息系统的日常检查和维护方法,具有故障的排除能力。
2.设计能力
2.1技术标准
熟悉各种主要电气信息产品技术标准,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国际标准进行设计。
2.2 工程设计软件
能够熟练地运用电气CAD软件、Protel和Matlab软件。
2.3 电气信息产品与电气信息系统设计
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具备信号的获取、处理与传输能力,具备电气信息产品与电气信息系统设计工作的能力。
3.工程项目实施能力
3.1实现方案的制定
(1)能够准确理解电气信息工程项目的技术标书和设计图纸,准确把握工程项目的技术目标、技术要求和具体技术指标,并具备对技术标书和设计图纸的技术论证与评估能力;
(2)具有根据电气信息工程项目的技术目标、技术要求和设计图纸,确定实施方案和具体电气产品的能力,并能够编制技术标书。
3.2 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
(1)具有一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法律意识,在项目实施和工程管理中具备参与贯彻实施的能力;
(2)具备使用合适的管理方法、管理计划和预算、组织任务、人力资源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能够发现质量标准、程序和预算的变化,并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
(3)初步具备参与管理、协调工作、团队以及参与评估项目、提出改进建议的能力;
(4)具有组织和指导项目现场安装、施工和调试的能力。
4. 新产品开发与技术改造能力
4.1 发现问题和表述问题
具有分析假设、评估的能力,具有把握总体目标、分清事情主次的能力。
4.2 信息获取
具有文献检索策略、应用图书馆工具(在线检索、数据库、搜索引擎等)检索并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信息的整理与分类、甄别、提取、凝练的能力。
4.3 建模
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和软件建立电路、电磁系统、控制系统、信号处理系统的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的初步能力。
4.4 实验探索
具有制定实验概念和策略,构建实验,执行实验规定和步骤,进行实验测量的能力;具有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提炼实验结果的能力。
4.5 新产品开发
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方法、技术手段,对电气信息类新产品进行开发、设计的初步能力。
4.6 技术改造
具有对企业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进行节能与环境保护技术改造,对企业产品进行技术升级的初步能力。
1.交流
1.1 英语应用能力
(1)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2)阅读、翻译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技术资料的能力。
1.2 工程文件的编纂与说明
能够撰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任务书与计划书、技术标书、技术合同书、产品使用说明书等工程文件。
1.3 电子及多媒体交流
能够运用计算机以及网络通讯等现代科技手段,以多媒体形式进行交流沟通。
1.4 口头表达和人际交流
(1)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在跨文化环境下使用技术语言,对技术方案、技术报告等进行口头要义表述;
(2)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
(3)具有较强适应能力,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的能力。
2.团队合作
2.1 团队合作精神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并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2.2 不同环境下的团队合作
(1)具备一定的在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团队合作能力;
(2)具备在多学科团队中有效工作的能力。
1 个人职业
1.1 职业规划
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具有主动调整自身的个人职业规划的意识,树立正确务实的就业、择业与创业观,立志在生产一线解决现场电气信息工程技术方面实际问题。
1.2职业道德
具备良好的现场电气工程师职业道德和正确的科学伦理观,培养正直、善良的良好品行。端正学术态度,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伦理观。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与使命感。
1.3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敬岗爱业和乐于奉献的职业境界。熟悉电气工程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各类行业标准。在团队分工协作中,培养自身工作的责任心与主动性。
1.4终生学习的能力
理解终身学习对现场电气工程师的重要性,具备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激发自身求知欲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具有运用新知识、新方法、新手段解决实际电气技术问题的不懈动力。
2.社会责任
2.1质量、环保意识
(1)领会“电气信息与社会”、“电气信息与环境”的关系,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2)具有强烈的电气信息产品质量意识;
(3)掌握国家和行业的节能减排政策和标准,具有优先采用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安全环保的电气信息材料的强烈意识。
2.2安全意识和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掌握安全知识,具有较强的安全技能;
(2)熟悉电气信息设备、电气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规程、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
1. 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2. 辅助修业年限
三年。
3.方向模块设置
电气信息工程创新训练中心设置10个研究方向,即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新能源开发与应用、电力工程、智能仪器与仪表、智能检测与自动化装置、智能机器人、物联网工程、信息采集与处理、智能家居与智能电器、现代通信技术与工程。
4.课程学时与要求
(一)课程学时
|
表1 课程教学学时表
方向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备注
|
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
|
电子基本技能
|
22
|
公选课
|
科技创新思维与技巧
|
22
|
公选课
|
|
电气基本技能
|
22
|
公选课
|
|
电路综合设计
|
22
|
公选课
|
|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
|
22
|
公选课
|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
22
|
公选课
|
|
PLC原理与应用
|
22
|
自学
|
|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
22
|
自学
|
|
DSP原理与应用
|
22
|
自学
|
|
新能源开发与应用
|
电子基本技能
|
22
|
公选课
|
科技创新思维与技巧
|
22
|
公选课
|
|
电气基本技能
|
22
|
公选课
|
|
电路综合设计
|
22
|
公选课
|
|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
|
22
|
公选课
|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
22
|
公选课
|
|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
22
|
自学或公选
|
|
DSP原理与应用
|
22
|
自学
|
|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
22
|
自学
|
|
电力工程
|
电子基本技能
|
22
|
公选课
|
科技创新思维与技巧
|
22
|
公选课
|
|
电气基本技能
|
22
|
公选课
|
|
电路综合设计
|
22
|
公选课
|
|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
|
22
|
公选课
|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
22
|
公选课
|
|
电力系统分析
|
22
|
自学
|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
22
|
自学
|
|
发电厂工程
|
22
|
自学
|
|
智能仪器与仪表
|
电子基本技能
|
22
|
公选课
|
科技创新思维与技巧
|
22
|
公选课
|
|
电气基本技能
|
22
|
公选课
|
|
电路综合设计
|
22
|
公选课
|
|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
|
22
|
公选课
|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
22
|
公选课
|
|
电子测量
|
22
|
自学
|
|
智能仪器与仪表
|
22
|
自学
|
|
检测与转换技术
|
22
|
自学
|
|
智能检测与自动化装置
|
电子基本技能
|
22
|
公选课
|
科技创新思维与技巧
|
22
|
公选课
|
|
电气基本技能
|
22
|
公选课
|
|
电路综合设计
|
22
|
公选课
|
|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
|
22
|
公选课
|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
22
|
公选课
|
|
检测与转换技术
|
22
|
自学
|
|
无损检测技术
|
22
|
自学
|
|
电子测量
|
22
|
自学
|
|
智能机器人
|
电子基本技能
|
22
|
公选课
|
科技创新思维与技巧
|
22
|
公选课
|
|
电气基本技能
|
22
|
公选课
|
|
电路综合设计
|
22
|
公选课
|
|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
|
22
|
公选课
|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
22
|
公选课
|
|
机器人学
|
22
|
自学
|
|
数学建模与仿真
|
22
|
自学
|
|
运动控制技术
|
22
|
自学
|
|
物联网工程
|
电子基本技能
|
22
|
公选课
|
科技创新思维与技巧
|
22
|
公选课
|
|
电气基本技能
|
22
|
公选课
|
|
电路综合设计
|
22
|
公选课
|
|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
|
22
|
公选课
|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
22
|
公选课
|
|
信号与系统
|
22
|
自学
|
|
检测与传感器技术
|
22
|
自学
|
|
通信原理与系统
|
22
|
自学
|
|
信息采集与处理
|
电子基本技能
|
22
|
公选课
|
科技创新思维与技巧
|
22
|
公选课
|
|
电气基本技能
|
22
|
公选课
|
|
电路综合设计
|
22
|
公选课
|
|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
|
22
|
公选课
|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
22
|
公选课
|
|
信号与系统
|
22
|
自学
|
|
检测与传感器技术
|
22
|
自学
|
|
通信原理与系统
|
22
|
自学
|
|
智能家居与智能电器
|
电子基本技能
|
22
|
公选课
|
科技创新思维与技巧
|
22
|
公选课
|
|
电气基本技能
|
22
|
公选课
|
|
电路综合设计
|
22
|
公选课
|
|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
|
22
|
公选课
|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
22
|
公选课
|
|
信号与系统
|
22
|
自学
|
|
检测与传感器技术
|
22
|
自学
|
|
通信原理与系统
|
22
|
自学
|
|
现代通信技术与工程
|
电子基本技能
|
22
|
公选课
|
科技创新思维与技巧
|
22
|
公选课
|
|
电气基本技能
|
22
|
公选课
|
|
电路综合设计
|
22
|
公选课
|
|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
|
22
|
公选课
|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
22
|
公选课
|
|
信号与系统
|
22
|
自学
|
|
通信原理与系统
|
22
|
自学
|
|
计算机网络
|
22
|
自学
|
表2 集中实践培训环节教学周与考核要求表
方向
|
实践内容
|
实践周数
|
考核要求
|
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
|
电子基本工艺技能
|
4
|
以作品考核
|
电气基本工艺技能
|
4
|
以作品考核
|
|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单片机系统综合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开关电源综合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项目研制报告
|
|
以作品考核
|
|
新能源开发与应用
|
电子基本工艺技能
|
4
|
以作品考核
|
电气基本工艺技能
|
4
|
以作品考核
|
|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单片机系统综合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光伏发电系统综合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项目研制报告
|
|
以作品考核
|
|
电力工程
|
电子基本工艺技能
|
4
|
以作品考核
|
电气基本工艺技能
|
4
|
以作品考核
|
|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单片机系统综合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发(变、输)电系统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项目研制报告
|
|
以作品考核
|
|
智能仪器与仪表
|
电子基本工艺技能
|
4
|
以作品考核
|
电气基本工艺技能
|
4
|
以作品考核
|
|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单片机系统综合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数字万用表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项目研制报告
|
|
以作品考核
|
|
智能检测与自动化装置
|
电子基本工艺技能
|
4
|
以作品考核
|
电气基本工艺技能
|
4
|
以作品考核
|
|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单片机系统综合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项目研制报告
|
|
以作品考核
|
|
智能机器人
|
电子基本工艺技能
|
4
|
以作品考核
|
电气基本工艺技能
|
4
|
以作品考核
|
|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单片机系统综合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智能车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项目研制报告
|
|
以作品考核
|
|
物联网工程
|
电子基本工艺技能
|
4
|
以作品考核
|
电气基本工艺技能
|
4
|
以作品考核
|
|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单片机系统综合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道路交通监控系统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项目研制报告
|
|
以作品考核
|
|
信息采集与处理
|
电子基本工艺技能
|
4
|
以作品考核
|
电气基本工艺技能
|
4
|
以作品考核
|
|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单片机系统综合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生命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项目研制报告
|
|
以作品考核
|
|
智能家居与智能电器
|
电子基本工艺技能
|
4
|
以作品考核
|
电气基本工艺技能
|
4
|
以作品考核
|
|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单片机系统综合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家用防盗远程报警系统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项目研制报告
|
|
以作品考核
|
|
现代通信技术与工程
|
电子基本工艺技能
|
4
|
以作品考核
|
电气基本工艺技能
|
4
|
以作品考核
|
|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单片机系统综合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计算机网络设计
|
4
|
以作品考核
|
|
项目研制报告
|
|
以作品考核
|
(二)应完成学分要求
|
表3 各学期应完成学分分布表
方向
|
总学分
|
学期
|
|||||
1
|
2
|
3
|
4
|
5
|
6
|
||
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
|
21
|
4.5
|
4.5
|
3
|
3
|
3
|
3
|
新能源开发与应用
|
21
|
4.5
|
4.5
|
3
|
3
|
3
|
3
|
电力工程
|
21
|
4.5
|
4.5
|
3
|
3
|
3
|
3
|
智能仪器与仪表
|
21
|
4.5
|
4.5
|
3
|
3
|
3
|
3
|
智能检测与自动化装置
|
21
|
4.5
|
4.5
|
3
|
3
|
3
|
3
|
智能机器人
|
21
|
4.5
|
4.5
|
3
|
3
|
3
|
3
|
物联网工程
|
21
|
4.5
|
4.5
|
3
|
3
|
3
|
3
|
信息采集与处理
|
21
|
4.5
|
4.5
|
3
|
3
|
3
|
3
|
智能家居与智能电器
|
21
|
4.5
|
4.5
|
3
|
3
|
3
|
3
|
现代通信技术与工程
|
21
|
4.5
|
4.5
|
3
|
3
|
3
|
3
|
5.教学计划安排
(1)教学计划进程总表(见附表2.1)
(2)教学计划进程表(见附表2.2)
(3)集中实践环节设置表(见附表2.3)